第443章 燧发枪带来的惊喜-《我在大唐当驸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了,燧发枪比火绳枪好的地方不止一处。

    张顿记得以前看过的一则故事,故事发生在清代,说是外国使团来了以后,发现清军竟然抱着火绳枪不撒手,那时的西方国家已经普及了燧发枪。

    外使不理解,就询问清军将领。

    那名清军将领回答,说实战证明,火绳枪比燧发枪更有效。

    因为燧发枪不容易打着火,而火绳枪虽然慢,但却很可靠。

    张顿知晓清军为什么觉得先进的燧发枪不如火绳枪。

    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好的燧石。

    另外一点,也是因为清朝的火药质量太差,当时制造火药用的是刮尿硝,那东西能制造出好火药才有鬼了。

    再者,是当时火药的造粒工艺也不行。

    火药质量的落后,主要是因为硝的杂质较多,造粒工艺太差,外加火药保存上不上心,导致经常结块。

    所以,张顿来到大唐以后,改进以上问题,大大提高燧发枪的发火率。

    在他这里,火绳枪给燧发枪提鞋都不配。

    毕竟无明火待发状态的燧发枪,优势大到离谱。

    而解决掉这些问题,一旦燧发枪达成量产,在战场上就能形成密集的火力覆盖。

    张顿不再多想,将燧发枪平行的举起来,打开火药池盖子。

    将和燧发枪配套的弹药背包跨在腰间,取出一个纸包火药,用牙齿撕咬开,将一部分火药倒入火药池。

    又立起燧发枪,将剩余的火药倒入枪管。

    张顿从枪管下方的通条口里取出通条,在枪管中用力杵了几下,为的是避免火药和弹丸掉出来。

    旋即,再将通条插了回去,按下击锤,燧发枪已调成为击发状态。

    张顿将枪口对准远处的一颗碗口粗的树,扣下扳机。

    “砰!”

    枪声,骤然响起。

    李二再次浑身激灵了一下,望向远处的树,只见那棵树的树干上,凹陷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好家伙……”

    李二睁大眼睛,不可思议道:“这么大的威力?”

    “张顿,此物能射多远?”
    第(2/3)页